ASPICE模型应用偏差的解析与应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:
集成测试与合格性测试的割裂:
在企业项目开发实践中,集成测试与合格性测试这二类过程往往被分离与割裂开来。然而,实际的某一次测试可能既包括对接口的验证,也包括集成后的功能需求测试,这使得将测试简单归为“集成测试”或“合格性测试”变得不准确。
这种现象反映了ASPICE模型理解的机械化和片面化,没有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开发实践中。
过程活动质量控制的误区:
SUP.1的BP3要求确保过程活动的质量,但大多数企业和QA团队往往只关注过程的审计,而忽略了过程下的重要活动。
有规律定期的检查虽然是一种常见的方式,但它不能保证过程活动的质量。真正的质量控制应该按照WBS(工作分解结构)的计划日期,去审计活动是否按计划时间、按规范执行。
配置管理的误解:
在中国国内,配置管理往往被简单地理解为文档和版本管理,这忽视了配置管理的核心——配置项/基线的完整性与可用性。
正确的配置管理应由技术人员而非管理人员来执行,以识别工程开发需要控制的配置项/基线。
加强ASPICE模型的理解与培训:
企业应加强对ASPICE模型的学习和理解,确保开发团队对模型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。
通过培训和分享会等形式,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,提升整个团队对ASPICE模型的应用能力。
优化测试流程:
整合集成测试与合格性测试,避免将二者简单割裂。在测试过程中,注重接口的验证和集成后的功能需求测试,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准确性。
改进过程活动质量控制:
强调过程活动的重要性,而不仅仅是过程的审计。按照WBS的计划日期,对活动进行审计和抽样检查,确保活动按计划时间、按规范执行。
鼓励QA团队与开发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,共同确保过程活动的质量和效率。
提升配置管理水平:
明确配置管理的核心目标——确保配置项/基线的完整性与可用性。
鼓励技术人员参与配置管理活动,识别并控制工程开发中的关键配置项/基线。
引入先进的配置管理工具和技术,提升配置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。
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,企业可以逐步纠正ASPICE模型应用中的偏差,提升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。
推荐阅读:
ASPICE过程改进原则:确保汽车软件开发的卓越性能-亚远景
相比ASPICE3.1, ASPICE4.0都有哪些变化?-亚远景
ASPICE 4.0标准与认证:一场技术与管理的革新-亚远景
推荐服务:
点击查看亚远景ASPICE、ISO26262实施工具-APMS研发过程管理平台